SABCS 2022|孙强教授团队探索吡咯替尼辅助治疗进行腹泻一级预防的优化管理成果,入选大会壁报展示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2/12/10 14:57:39  浏览量:695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第45届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 2022)上,由北京协和医院孙强教授团队开展的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吡咯替尼辅助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单臂探索研究的腹泻一级预防子研究,初步成果中稿SABCS大会海报

编者按:第45届美国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 2022)上,由北京协和医院孙强教授团队开展的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吡咯替尼辅助治疗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的单臂探索研究的腹泻一级预防子研究,初步成果中稿SABCS大会海报1。结果显示,积极的腹泻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吡咯替尼的依从性,促进吡咯替尼的全剂量和全疗程治疗(摘要号:P1-12-03)。《肿瘤瞭望》特邀北京协和医院孙强教授介绍该项研究。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吡咯替尼在HER2+早期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探索研究中稿SABCS

研究介绍
 
腹泻是泛HE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对于吡咯替尼相关腹泻的治疗或预防,一般推荐临床医生结合患者的情况,给予常规止泻药物对症治疗,但具体的治疗策略尚未达成共识。PHAEDRA研究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多中心、单臂、II期临床试验(注册号:NCT04659499),旨在评价吡咯替尼联合白蛋白紫杉醇辅助治疗低危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
 
在本次中稿的SABCS Poster上,我们报告了PHAEDRA子研究的结果,该研究探索了洛哌丁胺不同预防策略对腹泻的影响。在PHAEDRA研究中,原发肿瘤3 cm以内且N0/N1mi的早期HER2阳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后90天内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260 mg/m2,每3周一次,共12周,吡咯替尼400 mg,每日一次,共一年。
 
在PHAEDRA研究的子研究中,自辅助治疗开始后,患者被随机分配在第1-7天接受洛哌丁胺4 mg,每日3次,在第8-21天(队列A)或第8-42天(队列B)接受洛哌丁胺,每日2次。
 
子研究的主要终点是≥3级腹泻的发生率。子研究的次要终点包括前2个辅助治疗周期的腹泻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便秘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3级腹泻的发生时间、频率和持续时间、腹泻与研究药物的关系、剂量减少的发生率、因腹泻导致的停药和住院,以及使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乳腺癌(FACT-B)进行的生活质量问卷评分。
 
PHAEDRA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子研究完成了120例患者(每个队列60例)的入组。两个队列的基线特征见表1。队列A中20/60例(33%)患者和队列B中20/60例(33%)患者报告了≥3级腹泻(表2)。每个队列各有3例(5%)患者发生便秘事件,均为1级或2级。队列A中1例(2%)患者和队列B中2例(3%)患者因便秘而降低洛哌丁胺剂量,无患者停用洛哌丁胺。在前3个月内,两个队列的FACT-B总分相似,而队列B在第6个月和第9个月的FACT-B总分较高(图1)。
 
表1.基线人群特征
 
表2.治疗相关腹泻总结
 
图1.FACT-B总评分较基线的变化
 
研究者说
 
两种洛哌丁胺治疗方案对腹泻预防的作用与奈拉替尼的CONTROL研究2(注册号:NCT02400476)中洛哌丁胺预防的作用基本一致,3级以上腹泻发生率控制在30%左右,基本上在用药后一周左右发生,中位发生次数为1次,但相较于CONTROL研究,PHAEDRA研究洛哌丁胺的用药强度更小,用药时间也更短,导致的便秘事件的发生率也更少,因而更有利于保持患者辅助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42天和21天洛哌丁胺预防的结果显示≥3级腹泻的发生率在数值上一致,而42天给药似乎可以保证患者实现更好的长期生活质量。积极的腹泻管理可以确保吡咯替尼的全剂量和全疗程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依从性,以最大化实现患者的获益。
 
参考文献:
 
1,SABCS poster P1-12-03.
 
2,Ann Oncol.2020 Sep;31(9):1223-1230.doi:10.1016/j.annonc.2020.05.012.Epub 2020 May 25.
 
孙强教授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及外科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疾病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农村地区两癌监测试点项目国家级专家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吡咯替尼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