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活力创新、国际视野,和余科达、徐莹莹教授追踪“南北汇”热点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9/3/15 14:29:53  浏览量:16566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2019年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肿瘤论坛暨首届青年学组年会——南北汇于2019年3月8日至9日在上海召开。本届盛会将秉承激发青年创新思维、提高青年创新能力、助力青年创新实践的理念,致力于为青年学者搭建思维碰撞、合作促成、分享交流的平台。会议上讨论内容精彩纷呈,青年学者尽显风采。《肿瘤瞭望》特邀本届会议的执行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余科达教授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徐莹莹教授来为我们介绍本届南北汇的精彩热点。


余科达教授、徐莹莹教授


《肿瘤瞭望》:首先祝贺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乳腺肿瘤论坛首届乳腺癌青年学组会议- 南北汇顺利召开。我们可以应时应景地对乳腺癌诊疗研究进行探讨和总结,这次会议主要分为全球纵览,外科问题探讨,HER2 治疗探讨和内分泌治疗探讨,还有我们很关注的原创中国,转化研究,精彩纷呈。我们今天就这次大会的主要目的和内容,以及新辅助治疗进展请余教授为我们介绍一下本次会议热点?


余科达教授:本次会议我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分享国际最新进展及共识;第二,原创中国,主要是中国研究者所做的研究,或者在临床上正解决的问题;第三部分的内容,叫做“预见未来”,我们在意识上还需要和国际接轨,一方面是学术的接轨,但实践上还有操作层面的可行性,基于学科发展不同阶段,可能遇到无奈的现实,我们也要想出折中的办法。今年三月底,即将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会召开第十六届的圣加仑早期乳腺癌会议。届时中国将有三位大咖:邵志敏教授、徐兵河教授、江泽飞教授参会投票,我们也会把投票的真题也放在现场。

 

我们设想在当天中国的专家,包括青年专家和资深专家,和以后国外专家的投票,会有怎样的区别。明天的大会,我们针对中国的专家投票,来探讨为什么这么选?跟国际上的趋势有什么不一样?当下又是怎样的现实?

 

《肿瘤瞭望》:徐教授,这次会议特别设立了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议题,请您谈谈如何看待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个体历程”?


徐莹莹教授:内分泌治疗囊括的人群非常广泛,大约65%-70%是激素受体阳性患者。近年来,内分泌治疗的药物进展日新月异,依据不同的复发风险、不同的内分泌治疗敏感性,最终给予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内分泌个体化治疗。

 

对于早期乳腺癌,绝经前有中高危风险因素的患者,我们会给予卵巢功能抑制联合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或他莫昔芬治疗。对那些存在远期复发风险的病人,给予内分泌延长治疗进行强化。但是怎样界定复发风险是临床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挑战。目前可应用的是一些以临床风险因素构建的模型,比如近期风险评估的STEPP分析模型,远期风险评估的 CTS5模型,虽然BCI,PAM 50和EP Clin等基因预测工具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遗憾的是国内暂时不可及。我想未来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基因工具共同评估,可以更精准的勾勒出内分泌治疗人群的个体特征。

 

对于晚期乳腺癌,目前讨论的热点是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一线治疗,内分泌治疗依然是主流。可选的药物包括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氟维司群、CDK4/6抑制剂联合治疗等,药物的选择还应综合疗效、安全性、后备治疗、潜在获益、药物可及性及药物经济学等多种因素进行决策。靶向内分泌治疗优势显著,内分泌单药也依然有其用武之地,这也是“个体历程”的体现。

 

《肿瘤瞭望》:2019 年 St.Gallen 国际乳腺癌会议将于 3 月 20-23 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您认为此次会议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议题和热点呢?


余科达教授:其实我们已经事先拿到了相应的题目,包括议程,我看下来,我自己有“三个期待和两个遗憾”。第一个期待是对外科的期待,今年外科题目比例大幅度提高,而且外科很多题目都是超出了现有的循证医学之外的主观共识性问题。比如说我们的新辅助以后的前哨淋巴结还取不取?怎么取?多少个算安全?包括我们的保留乳头乳晕的、保留皮瓣的全乳切除安不安全的问题。很多情况没有办法通过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来获取证据,都是回顾性的或者小规模观察研究,这个时候对临床的指导到底还有没有那么大的作用?甚至再往前走一步,对某些患者连前哨都不做了,相关证据有没有?这些内容非常的挑战,这是第一个期待。

 

第二个期待是HER2的期待,抗HER2治疗今年重点会去讲帕妥珠单抗怎么用的问题。因为随着药物的上市,药物的针对人群画像需要越来越明确。是否能用,哪些人不能用,哪些因素能指导临床的应用?帕妥珠单抗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它必须要找到精确的目标。

 

第三个期待是内分泌治疗的期待,其实内分泌治疗我们之前有很多很多的研究。但今年特别重视延长内分泌怎样去判断,延长内分泌一直在讲高危,到底什么是高危,今年圣加仑会议也提出用分期来判断高危了,分期是I期、II期、III期,每个期别要进行投票,把问题更细化、也更融于临床操作。这是三个期待。

 

什么是两个遗憾呢?第一个遗憾是三阴性乳腺癌依然是投票题目比较少,题目少不是大家没有问题,而是问题太多解决不了,实在没有新的药物出来。

 

第二个遗憾是我们既往的指南都叫做圣加仑早期乳腺癌的治疗共识,没有涉及晚期投票。其实我们晚期乳腺癌的很多内容并没有在共识里体现出来,包括CDK4/6抑制剂,以及现在很多新型晚期药物。但是也可以看到一些可喜的现象,逐渐开始涉及相关题目,在临床上慢慢走到更前面去。比如说有一道题目直接问:PD-L1到底要不要检测?我们知道PD-L1现在更多是在转移性乳腺癌里面做的,离辅助还远得很,但是投票已经为我们未来的应用打好了病理检测的基础,这也是遗憾中可喜的地方。

 

《肿瘤瞭望》:作为这次会议的执行主席,二位是如何看待这次乳腺癌青年学组搭建的学术平台对青年学者的影响?


徐莹莹教授:我们学组成员在招募的时候年纪要轻于其它学组,就是希望给一些优秀的年轻医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为他们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目前国内的学术会议并不少,而我们更希望呈现一个有思想火花碰撞的、能够鲜明的表达自己观点的、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设想的学术舞台;希望在一次次畅所欲言、洞察思辨中提升学术水平。

 

余科达教授:我非常同意莹莹的观点,我也做一点补充,其实我们这个平台不是继续教育平台,本质上也不是技能培训平台,我觉得就是在培养一种习惯,是一种在创新性思维上的习惯,通过大家的交流、碰撞、争议,最后达到共识性,它能够让之前那些认为只认课本上写的、指南上写的人,开始有一些想法,不断去习惯于思考、习惯于挑战、习惯于争议、习惯于碰撞出思维火花。

 

专家简介

余科达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政副主任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乳腺青年学组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理事

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副理事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常委/秘书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青委会副主委

上海医学会肿瘤靶分子分会秘书/委员


徐莹莹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抗癌协会临床细胞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辽宁省特聘教授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5项。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第九届辽宁青年科技奖。2018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彭伟彬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南北汇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