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的加入,更多乳腺癌患者看到了治疗希望。《肿瘤瞭望》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就当前我国乳腺癌患者的诊疗现状及乳腺癌领域未来诊疗探索方向进行介绍。
编者按: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手段的加入,更多乳腺癌患者看到了治疗希望。《肿瘤瞭望》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耿翠芝教授就当前我国乳腺癌患者的诊疗现状及乳腺癌领域未来诊疗探索方向进行介绍。
《肿瘤瞭望》:请您结合临床实践,谈谈我国乳腺癌诊疗现状及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耿翠芝教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到2030年,要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同时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药物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并被纳入医保,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多,生存获益也越来越明显。
我们在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目标迈进的同时,让更多中国乳腺癌患者看到了治愈希望,也为其治疗带来了更多福音。所以我认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目前处于较好的发展阶段。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如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出现耐药后,我们应如何进一步进行处理,但这一问题不仅是中国乳腺癌患者诊疗面临的问题,也是全球乳腺癌患者诊治共同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从事乳腺癌诊疗的专家学者正在努力做好相关工作,共同应对这一问题。
《肿瘤瞭望》:靶向治疗近年来取得了多项突破,其对于我国的临床实践有何影响?
耿翠芝教授:靶向治疗药物的三大特点是精准杀伤肿瘤细胞、杀伤能力强、安全性好,这三大特点为乳腺癌患者带来了较好的生存获益。目前,多种靶向治疗药物已经问世,并在临床进行了应用,包括抗HER2靶向药物、AKT抑制剂、PI3K抑制剂等。这些靶向治疗药物对于不同亚型的乳腺癌患者来说,有不同的治疗意义。当前,靶向治疗药物在不同亚型的中国乳腺癌患者治疗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我们也期待着更多靶向药物出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
《肿瘤瞭望》:免疫治疗已成为TNBC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您认为应如何综合考虑疗效、安全性及生活质量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耿翠芝教授:目前,免疫治疗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治疗疗效,由KEYNOTE-522研究我们得知,在新辅助治疗中,免疫治疗不仅提高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pCR率,也使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取得了较好的EFS结果。此外,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中,我们也看到了免疫治疗为患者带来的生存获益。在KEYNOTE-355研究中,我们看到帕博利珠单抗组相较于安慰剂组延长了患者PFS和OS。
免疫治疗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对免疫治疗也充满了希望。但是因为免疫治疗具有特殊性,免疫治疗药物能对全身各个器官进行攻击。所以在应用免疫治疗药物前,我们要充分对患者身体状况充分进行评估,使用过程中也要及时评估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关注不良事件,发现可疑点要进行针对性治疗或者及时停药,患者就能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
《肿瘤瞭望》:您对我国乳腺癌领域的哪些发展及探索充满期待?
耿翠芝教授:当前,在乳腺癌患者治疗治疗领域,我国取得了许多成绩,如邵志敏教授团队通过对465例中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庞大的基因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根据不同基因特征,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复旦分型,据此将三阴性乳腺癌分为了4个不同的亚型,并根据不同亚型提出了不同的精准治疗策略,这对于我国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2023年邵志敏教授团队又公布了针对HR+/HER2-乳腺癌患者的复旦分型。通过多组学分析,将HR+/HER2-乳腺癌进一步细分为4种亚型。这4种亚型在生物学行为、临床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异,相应的治疗策略也有所不同。
同时,我们也希望今后有更多基于中国患者的注册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公布。因为很多药物注册研究数据多是源于国外患者,中国患者对该药物的反应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期待今后有更多中国专家学者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成果出现。此外,我也希望中国能够研制出针对乳腺癌的疫苗,使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如今AI处于研发热潮,希望AI能今后能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得以应用,以提高患者诊断的准确性,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
耿翠芝教授
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乳腺疾病专家培训委员会常委
河北省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