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2023 COMB丨马飞教授: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已知与未知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4/1/11 10:44:14  浏览量:3877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第六届肿瘤精准诊疗高峰论坛暨第九届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2023 COMB)于2023年12月23日~26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做出了《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已知与未知》的精彩演讲,会后,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马飞教授,请他分享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编者按:第六届肿瘤精准诊疗高峰论坛暨第九届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2023 COMB)于2023年12月23日~26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做出了《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已知与未知》的精彩演讲,会后,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马飞教授,请他分享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
 
01
肿瘤瞭望:在乳腺癌治疗中,免疫治疗首先在TNBC领域试水,其相关研究有成功也有失败。请您结合相关研究进展,介绍一下早期三阴性乳腺癌中取得成功的免疫治疗相关研究,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马飞教授:三阴性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病生理特征、更高的肿瘤突变负荷和淋巴细胞浸润,且目前其治疗手段相对有限,因此,更适合我们进行免疫治疗探索。目前免疫治疗不仅在三阴性乳腺癌晚期阶段取得了较多的进展,在早期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阶段、辅助治疗阶段也有一些突破性进展(KEYNOTE-522研究、IMpassion 031研究)。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提示,在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pCR率,甚至在一些患者中我们还看到了EFS获益。
 
对于早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我们也建议新辅助治疗阶段使用免疫联合化疗的策略。2022年11月1日,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并在手术后继续单药辅助治疗,用于经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肿瘤表达PD-L1(CPS≥20)的早期高危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治疗。而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帕博利珠单抗美国FDA获批的适应症更加广泛,2020年11月,FDA已批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肿瘤表达PD-L1(CPS≥10)的局部复发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TNBC患者。

02
肿瘤瞭望:目前,在早期HR+/HER2-乳腺癌治疗领域,我们也看到了免疫治疗的身影,与新辅助化疗相比,免疫联合化疗让我们看到了更高的pCR获益(如CheckMate 7FL研究、KEYNOTE-756研究)。请您分享下,我们应如何识别免疫联合化疗的获益人群?

马飞教授:2023年国际会议上,CheckMate 7FL研究、KEYNOTE-756研究两项数据的公布让我们在早期HR+/HER2-乳腺癌治疗领域看到了免疫治疗的身影,并且这两项研究中患者的pCR率都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见,如果在HR+/HER2-乳腺癌治疗领域选择合适的治疗人群,免疫治疗是能够使患者获益的。但这两项研究的随访时间还比较短,pCR率的提升是否能够转换成EFS生存获益,还有待随访。未来,pCR或者non-pCR人群是否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也有待进行分析。
 
这两项研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肿瘤分级较高的患者入组,也进一步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接受免疫治疗的HR+/HER2-乳腺癌患者,我们也要根据相关研究患者入组特征选择合适的治疗人群,未来我们也会根据患者免疫组化情况选择增值指数较高的、预后较差的人群来开展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
 
03
肿瘤瞭望:本届COMB大会“大咖论道”环节上,您带来了《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已知与未知》的讲课,您认为在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免疫治疗领域,当前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有哪些值得探索的方向?

马飞教授:此次COMB大会的学术交流过程中,我也谈到了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三个发展阶段,这也可以总结为HR+/HER2-乳腺癌免疫治疗的三个阶段。对于乳腺癌的免疫治疗,第一阶段我总结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虽然我们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回过头来看并未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对于免疫治疗的探索没有终止。
 
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对于乳腺癌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既往研究结果显示,艾立布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未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不是其他化疗药物或者给药方式有可能给我们带来较好的治疗疗效?我们团队对此也进行了探索,相关结果入选了2023年SABCS大会口头报告(研究题目:Efficacy and safety of toripalimab plus metronomic chemotherapy in HER2 nega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a multicenter phase II trial based on a Bayesian adaptive randomized design)。在该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免疫治疗联合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差异。联合方式包括常规化疗如铂类药物与免疫联合、特殊节拍化疗与免疫联合、抗血管药物贝伐珠单抗与免疫治疗联合。最终我们发现,采用多药节拍化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的方案能使患者获得较好的ORR率,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治疗信心。此外,我们从CDK4/6抑制剂联合免疫治疗中也看到了患者获益的迹象。所以我认为在免疫治疗这条道路上,即使“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值得的。
 
相信随着我们对免疫治疗机制的深入理解和探索的逐步深入,一个又一个的未知问题会得到解决。未来有一天,我们会进入到第三阶段: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将来的免疫治疗也会在解决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临床需求和临床困惑,仍旧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因此,免疫治疗未来应该是已知和未知并存的状态。相信随着我们探索的逐步深入,乳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策略能够为其他免疫冷肿瘤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马飞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治疗中心主任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专委会秘书长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委会副主委
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规范委员会秘书长
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入库专家
中国药师协会肿瘤专科药师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心脏病分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秘书长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肿瘤分会总干事长
Cancer Innovation主编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医生”、“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等荣誉称号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