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A2016]蔡真教授:Daratumumab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6/6/13 10:33:26  浏览量:2682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CD38是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表面广泛性高表达的糖蛋白,而在正常淋巴和髓系细胞上表达较少。正是由于这种表达和分布的特异性,使CD38成为MM治疗的有效靶点。Daratumumab作为抗-CD38 IgGκ的单克隆抗体,与MM细胞表面的靶点结合后,主要通过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反应(CDC)、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抗体介导的细胞吞噬作用(ADCP)和凋亡途径促进MM细胞的死亡。2015年11月,美国FDA批准Daratumumab上市,显示了较好的药物安全性。前期研究显示,Daratumumab可使难治/复发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取得较深程度的持续缓解。在第21届EHA年会上,意大利都灵大学Antonio Palumbo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III期临床研究(CASTOR),比较了Daratumumab+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的联合方案(DVd)与硼替佐米+地塞米松(Vd)方案在复发难治MM患者中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大会摘要号:LB2236)。该研究作在6月12日的“Late Breaking session”上进行了报告。本刊特邀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多发性骨髓瘤中心蔡真教授进行点评。

  蔡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多发性骨髓瘤中心

 

  在CASTOR研究中,共纳入498例接受≥1个一线治疗的MM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DVd组(n=251)和Vd组(n=247),接受8个疗程的治疗。无进展生存(PFS)为主要观察终点。所有患者入组前均接受至少2种或以上的一线治疗方案。其中,66%的受试者曾接受过硼替佐米治疗,76%曾使用过免疫调节剂(IMiD),48%接受过蛋白酶体抑制剂(PI)和IMiD的联合方案,此外还有32%的患者对目前三线或四线治疗方案耐药。

 

  研究显示,DVd方案中位生存期为7.4个月,较Vd方案能显著延长患者的PFS,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如图1),延长中位至疾病进展的时间(TTP,尚未达到vs. 7.3个月,P<0.0001),提高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83% vs. 63%,P<0.0001)、VGPR率(59% vs 29%,P<0.0001)和CR率(19% vs 9%,P=0.0012)。此外,研究还发现,患者对Dvd方案更敏感,不同亚组中接受Dvd方案治疗的患者其PFS均优于Vd方案。以上研究结果均提示提示DVd方案较之Vd方案具有更好的疗效。

 

  图1. DVd与Vd治疗MM的无进展生存情况

 

  药物安全性结果显示,DVd和Vd组最常见的(>25%)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血小板减少(59% vs. 44%),周围神经病变(47% vs. 38%),腹泻(32% vs. 22%)和贫血(26% vs. 31%)。其中,血小板减少 (45% vs. 33%)、贫血(14% vs. 16%)、中性粒细胞减少(13% vs. 4%)是较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10%)。分别有7%和9%的患者因故中断治疗。

 

  总之,该项研究首次证实与Vd方案相比,DVd方案能显著改善RRMM患者的PFS、TTP及ORR,且能提高患者VGPR、sCR及CR率2倍或2倍以上。此外,该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DVd方案的安全性和已知安全性一致,也与前期安全性研究相吻合。因此,DVd方案为RRMM患者提供了更新的选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原文链接:Antonio Palumbo, et al. Phase 3 Randomised Controlled Study of Daratumumab,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versus Bortezomib and Dexamethasone in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Re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 CASTOR. EHA21 Abstract: LB2236.

 

  专家简介:

  蔡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医师、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心主任,浙江省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血液淋巴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成员,中国多发性骨髓瘤工作组(CMWG)委员,担任American Journal of Blood Research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在Leukemia、Blood、Haematologica、Cancer等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作为课题负责人组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面上项目,教育部、省科技厅重大专项重点社会发展项目及省卫生厅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和科技部卫生行业公益性研究重大专项等合作课题。《多发性骨髓瘤危险度分层新模式的建立及应用研究》以第一获奖人在2013年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一等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版面编辑:夏天乐  责任编辑:张国建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蔡真教授多发性骨髓瘤

分享到: 更多